>>導讀
在近期一次康復醫(yī)院國際交流活動中,在聽到美國各醫(yī)院介紹到各自收治的病種比例時,大家不約而同地困惑于“為什么美國康復醫(yī)院收治的神經康復病人中,總是TBI數(shù)量排在第一位”?這一問隨即激起美方專家的興趣,問到TBI在中國神經康復病區(qū)的患者比例。得到的答案是:“不超過10%!”
一、ABI與TBI
日常生活中我們聽到關于大腦受傷的類型有很多,如中風、腦外傷、腦震蕩、腦出血、腦梗等等,他們到底是如何分類的呢?
ABI:英文全稱為 Acquired Brain Injury(獲得性腦損傷),又稱后天性腦損傷,包括從出生后對大腦造成傷害的所有疾病,影響患者認知、身體、情緒或行為方面,常見的疾病有腦卒中(中風,包括腦出血和腦梗)、腦膜炎、腦腫瘤,以及窒息或溺水引起的大腦缺氧導致的傷害。
TBI:英文全稱為Traumatic Brain Injury(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通俗常見的中文翻譯有腦外傷、顱腦損傷,是指外力直接作用對大腦造成的傷害,常見癥狀有功能喪失、意識喪失、腦震蕩、痙攣等,容易引發(fā)昏迷、植物狀態(tài)以及腦死亡。
二、在中國有多少名ABI患者和TBI患者?
【ABI】獲得性腦損傷疾病類型廣泛,最常見的代表性疾病就是腦卒中。腦卒中已經成為現(xiàn)代醫(yī)學界最難攻克的疾病之一,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定義為全球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二位[1]。2013年,中國有新發(fā)腦卒中病例240萬,生活著1100萬卒中患者,有110萬人死于與卒中有關的原因,平均每10萬中國人就有1115人患有腦卒中[2]。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卒中人群,呈現(xiàn)出農村高于城市、東北地區(qū)多于南方的流行病學形勢,是世界上腦卒中負擔最重的國家[2]。
【TBI】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沒有很好地收集全國范圍內TBI的發(fā)病率,但有論文資料表示[3],在中國每年約有300萬患者因TBI入院,約20萬人直接死于TBI原因。從06年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中得出55.02%的傷害致殘人群在19至59歲間,78.44%的傷害致殘人群為未婚或初婚有配偶,65.24%為男性[4]。
根據(jù)《柳葉刀神經病學》發(fā)布的最新研究表明[5],全球范圍內TBI的發(fā)病率實際數(shù)量要高于原先估計數(shù)量的6倍,相等于全世界每年有5400-6000萬人患有TBI。“這意味著每一秒鐘,世界上就有2個人新發(fā)TBI”,該研究負責人新西蘭奧克蘭理工大學首席研究員Valery Feigin教授說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曾指出,TBI就是21世紀的類似于瘧疾和艾滋病的流行病。
三、TBI患者的康復需要及康復價值
美國醫(yī)療政策與研究機構 (the Agency for Health CarePolicy and Research)支持的文章指出[6],“重癥TBI患者(GCS評分為3-8分)早期轉往多學科TBI康復項目,能夠降低急性期與康復期住院時長、提升短期非認知障礙的功能結局、提高患者回歸家庭的比例。除此之外,急性期住院時長和(患者)出院FIM得分與康復住院時間和長期結局存在著明顯的關系?!?/span>
有豐富的證據(jù)表明,TBI康復服務項目的強度越高,患者的FIM和FAM得分增長速度會越快,從而縮短康復的住院時間[7]。
四、為什么TBI康復患者數(shù)量那么少?
既然TBI存在巨大的康復價值、患者人數(shù)龐大且超過半數(shù)患者屬于工薪年齡,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為什么國內康復醫(yī)院內極少見到TBI康復患者?國內常見的神經康復病區(qū)患者群體主要由腦卒中康復患者組成?
造成TBI的原因:從2001年到2016年,中國的18項回顧性臨床研究,報告了125474例急性TBI病例。通過統(tǒng)計,中國TBI的最常見原因是道路交通安全事故(66465[53%]),其次是跌倒(35911[28.6%]),暴力傷害(8532[6.8%]),其他原因(14566[11.6%]),如運動受傷[8]。
一項基于2012年上海市2671例新發(fā)TBI的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9],有54.77%的TBI傷害原因是交通事故,83%受傷患者的年齡集中在20-59歲之間,63.9%的患者職業(yè)為農民或工人,其次是學生。
交通安全事故屬于造成TBI的最大因素,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全國交通事故發(fā)生數(shù)總計共203049起,造成直接死亡人數(shù)63772人。交通安全事故不可避免會牽涉人員傷亡,不僅對受害者造成難以彌補的生理、心理以及經濟上的負擔,同時占據(jù)醫(yī)療資源,對社會、經濟、醫(yī)療資源造成巨大的損失。
五、現(xiàn)實的車輛保險政策能否滿足理賠需求?
道路事故往往涉及理賠問題,一般金額不小,這筆金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受害者恢復和回歸社會的程度。那么交通事故中,現(xiàn)實的車輛保險政策又是如何?
在中國,所有道路上的機動車必須購買一項保險——交強險,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而交強險規(guī)定的賠付金額上限僅為12萬人民幣:
機動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責任的賠償限額
◆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人民幣
◆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人民幣
◆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人民幣
其中,死亡傷殘費用包括喪葬費、死亡補償費、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護理費、康復費等等。
常見商業(yè)車輛保險中有一項保險用于補充交通事故責任的賠付額度,稱為“第三者責任險,三者險“,但屬于非強制保險,車主自愿選擇購買,一般最低檔保額上限為50萬人民幣。
六、有關TBI經濟負擔的研究
TBI的經濟負擔分為兩類,直接經濟負擔與間接經濟負擔。TBI直接經濟負擔是指社會、家庭、個人用于TBI診斷、急診及住院治療、康復過程中直接消耗的各種費用。TBI間接經濟負擔是指因TBI所導致的傷殘、死亡而損失的勞動時間或降低勞動能力所引起社會和家庭的經濟損失[10]。
我國有關TBI直接經濟負擔的研究甚少[10],有美國研究統(tǒng)計,TBI患者終生(醫(yī)療)費用平均相當于2017年的55.5萬美元[11]。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的調查報告顯示[12],一名嚴重的顱腦損傷幸存者,如果在傷后5-10年時間里得到精心的醫(yī)療和護理,估計一生的花費可能超過400萬美元。
間接經濟統(tǒng)計很難以確切的經濟數(shù)字來衡量。我國武漢有兩所大型三甲醫(yī)院對TBI患者的經濟負擔研究中顯示[13],TBI患者住院期間的病死率為6.79%,平均死亡年齡40.5歲,平均每例死亡帶來的潛在壽命損失年數(shù)、潛在工作損失年數(shù)、潛在價值損失年數(shù)分別為36年、29年、5年。
在不斷通貨膨脹的年代,工資跟不上物價的速度,存錢跟不上消費的速度,養(yǎng)老的計劃跟不上疾病的變化,存錢看病已經成為一個家庭長期規(guī)劃的重要部分。TBI不僅直接造成巨額醫(yī)療資源消耗,而且對社會生產力和勞動力造成無可估計的間接影響。
顯然,以造成TBI的原因占比最大的交通事故類的現(xiàn)狀分析來看,現(xiàn)實的保險政策遠遠不能提供TBI患者的醫(yī)療康復所需的經濟保障與支持。
盡管TBI存在巨大的康復價值,由于TBI康復需要高昂的代價以及TBI患者常常面臨窘迫的經濟境況,大量的TBI潛在康復人群未能獲得應有的康復治療。這或許是造成國內康復醫(yī)療機構中,TBI康復患者數(shù)量遠不及實際TBI患者數(shù)量這一現(xiàn)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做到讓本已弱勢TBI人群通過治療、康復,回歸家庭、承擔起社會責任,我國的保險制度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
參考文獻:
[1] GBD 2016 Causes of Death Collaborators.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mortality for 264 causes ofdeath, 1980-2016: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2016. Lancet 2017; 390: 1151-21
[2] Wu Si M, Bo W, et al. Stroke in China:advances and challenges in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Lancet 2019;18:394-405
[3] 王敢,胡錦,高文偉,等. 凝血障礙對急性閉合性顱腦創(chuàng)傷預后的影響[J]. 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 2015,(3).doi: 10.3969/j.issn.1671-2897.2005.03.003
[4] 胡向陽,張珊,張鈞,張蕾. 我國傷害致殘人群康復服務需求及利用情況分析[J]. 傷害醫(yī)學(電子版),2014,(3).doi:10.3868/j.issn.2095-1566.2014.01.005
[5] Feigin V, Alice T, et al. Incidence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New Zealand: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Lancet2013; vol.12,no.1:53-64
[6] Chestnut RM, Carney N, Maynard H, Mann NC, Patterson P, HelfandM. Summary report: evidence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rehabilitation for persons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J Head Trauma Rehabil 1999;14: 176-88
[7] Wright J. The FIM (TM). The Center for Outcome Measurement inBrain Injury. Available at: http://www.tbims.org/combi/FIM.
[8] Ji Yao J, Guo-Yi G,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 China[J], Lancet 2019; vol.18, no.3:286-95
[9] 李季林,盛羅平,等. 2671例顱腦創(chuàng)傷患者流行病學調查[J]. 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 2013,15(6):492-05
[10] 袁強,胡錦. 顱腦創(chuàng)傷經濟負擔研究進展[J]. 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 2012,13(2):159-04
[11] Maas A. I. R, at e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ntegratedapproaches to improve prevention, clinical care, and research[J]. Lancet 2017;vol.16 no.12:987-1048
[12] 王忠誠. 加強腦和脊髓外傷的預防教育[J]. 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 1997,13(6):327-08
[13] 陳輝. 武漢市兩所醫(yī)院顱腦外傷住院患者經濟負擔及壽命損失分析[J]. 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 2007,24(6):584-09
-說明:本文圖片部分來自于網絡-